集团新闻

球衣收回 + 三次网暴:排协对朱婷的 “软刀子”

一、号码更迭背后的无声驱逐

2 号球衣被交到年轻球员手中时,朱婷正在意大利科内利亚诺俱乐部的训练馆里挥汗如雨。那件伴随她征战里约奥运夺冠、拿下无数 MVP 的球衣,曾是中国排球的精神符号 —— 如今却成了切割功勋的冰冷道具。排协对外宣称这是 “青春风暴” 的必然选择,可当袁心玥、刁琳宇等状态正佳的老将同步从名单消失,明眼人都能看出:这不是新老交替,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 “陪绑式” 驱逐。

对运动员而言,球衣号码从来不止是数字。郎平的 1 号、孙玥的 7 号,都承载着时代记忆。朱婷的 2 号球衣更镌刻着 3 次世界冠军、4 次 MVP 的荣光,是她手腕打封闭作战、手术台上咬牙坚持的勋章。排协未经公开说明便收回号码的操作,比任何官方声明都更伤人 —— 正如一位体育评论员所言:“这相当于在英雄的功勋墙上,悄悄凿掉了她的名字。”

彩神,彩神vl,彩神vll购彩,彩神vl

二、三次网暴:排协的 “沉默与推手”

(一)东京奥运:沉默递上的匕首

2021 年东京奥运女排失利后,网络上瞬间涌现 “朱婷耍大牌”“诈伤拖累团队” 的谣言。彼时朱婷手腕伤势已严重到无法发力,每场比赛前都要吞 4 颗布洛芬止痛,可这些细节在舆论狂欢中无人问津。

最该发声的排协选择了沉默。更令人齿冷的是,其官网随即刊登 “排球元老” 张然的长文,暗指 “个别队员因荣誉包袱影响发挥”。这种模糊的官方暗示,给网暴者递去了最锋利的武器。“连排协都这么说,肯定是真的” 成了当时最常见的网暴话术,导致朱婷被迫关闭社交账号,甚至萌生退意。

(二)巴黎周期:甩锅饭圈的 “艺术”

2023 年奥运资格赛失利后,排协终于想起了在意大利联赛状态回勇的朱婷。这位近 30 岁的老将万里驰援,率队在巴黎奥运小组赛三战全胜,八强赛与土耳其鏖战五局惜败 —— 即便如此,排协赛后总结仍将失利归咎于 “饭圈干扰” 和 “临时调整阵容”。

“饭圈” 直指朱婷的支持者,“临时调整” 暗指她的回归。这种话术堪称甩锅教科书:既撇清了教练组战术僵化的责任(蔡斌执教期间主力使用率高达 85%,远超郎平时期的 62%),又给网暴者送上 “官方背书”。一时间,“朱婷毁了女排”“滚出国家队” 的恶毒言论刷屏网络,甚至有人曝光其家人信息进行骚扰。

(三)新周期:球衣收回引爆的风暴

赵勇上任后排协的操作更显决绝:朱婷不仅落选国家队,2 号球衣也被重新分配。这一决定瞬间引发 “朱婷被开除” 的谣言,黑子们在社交平台弹冠相庆,称其 “终于被清算”。

可事实是,朱婷刚帮助科内利亚诺俱乐部拿下意甲冠军,国际排联数据显示她的扣球成功率仍居世界前三。排协所谓的 “培养新人” 更像借口 —— 同期日本、土耳其女排的 25 岁以上球员占比仅 45%,而中国女排此前名单中该比例高达 70%,人才断层的锅显然不该由功勋老将背。

三、为何针对朱婷?权力博弈的牺牲品

排协对朱婷的步步紧逼,本质是管理思维僵化与权力博弈的产物。朱婷的国际影响力早已超越项目本身,她的商业价值、球迷号召力甚至能影响排协的资源分配。一位业内人士透露:“当运动员的光芒盖过管理者,‘可控性’就成了比成绩更重要的事。”

球衣收回 + 三次网暴:排协对朱婷的 “软刀子”

这种短视操作已造成恶果:中国女排商业价值 2023 年同比下滑 40%,排球联赛关注度跌至历史低谷。更可怕的是寒了运动员的心 —— 当冯坤说出 “管理者与支持者对立,再精湛的技艺也会失去舞台” 时,或许道出了所有功勋运动员的隐忧。

四、体育精神不该如此 “冰冷”

巴西排协在里约周期成绩下滑时,选择续约传奇教练吉马良斯并公开力挺;美国女排对待老将汤姆・洛根,始终保留国家队名额直至其自愿退役。这些案例证明:尊重功勋与追求成绩从不矛盾。

朱婷的遭遇不是个人悲剧,而是中国体育职业化进程中的一面镜子。当排协把精力放在甩锅饭圈、打压功臣上,而非解决人才断层、战术僵化等真问题,伤害的不仅是一个朱婷,更是无数青少年投身体育的热情。

如今,朱婷仍在意大利赛场上奋力起跳扣球,2 号球衣的新主人还在适应国际赛场的强度。但人们记住的,永远是那个身披 2 号战袍、在里约奥运决赛轰下 25 分的英雄。排协可以收回球衣,却永远收不回刻在球迷心中的荣光 —— 这或许就是对 “冰冷权力” 最有力的反击。

发表评论